三菱HSR(全称 Highly Sophisticated-transport Research,意为“高度先进运输研究”)是三菱汽车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期间设计并制造的一系列概念车。该系列共推出六代车型,每一代都在两年一度的东京车展上发布。
HSR(1987年)
这是第一款被冠以“HSR”之名的概念车。它采用了钢制地板、管状车架式座舱以及凯夫拉材质的车身面板,风阻系数仅为Cd=0.20。搭载的2.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输出295马力,并配备了“Active 4”系统(全时四轮驱动、四轮转向、四轮防抱死系统以及四轮独立悬挂),是一款高速四驱实验车。展示了三菱的集成电子系统,能够根据天气和驾驶状况自动控制传动系统、转向、驾驶姿态以及制动系统。当时,它曾在谷田部测试赛道以超过300公里/小时的速度巡航,令众人惊叹不已。
HSR-II(1989年)
展开剩余87%这是一款先行实验车,旨在将当时仍处于研究阶段的电子控制技术潜能发挥到极致。它搭载了前置横置的3.0升V6 DOHC双涡轮增压发动机,并采用四轮驱动。通过电脑对动力输出、可变空气动力学特性、操纵稳定性以及信息显示等进行全面控制。车辆还配备了自动跟随和半自动泊车功能。有些人认为它的外形灵感来自海豚。HSR-II 注重主动式空气动力学设计,配备可移动的扰流翼和尾翼,能够根据车速和驾驶环境进行调整,从而减少风阻系数,其范围可在0.2到0.40之间变化。该设计研究的部分成果后来被应用到了量产版GTO跑车上。
HSR-III(1991年)
这款以小即美为主题开发的先进车型,通过引入空气动力学边界层控制技术,使造型与空气动力学的融合更进一步,成功实现Cd=0.20的风阻系数。它搭载了前置横置的1.6升V6 DOHC 2发动机,这款发动机在20世纪90年代被用于三菱的小型和中型车辆,并被誉为当时最小的现代量产V6发动机,它采用四轮驱动,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兼顾燃油经济性。车顶为电动开闭式,可带来敞篷驾驶的乐趣。同时,它还在成龙电影《霹雳火》中作为片中三菱大小姐的座驾短暂出镜。
HSR-IV(1993年)
这是在前一款HSR-III基础上,整合最新技术并进一步实现小型化的升级车型。它的亮点在于车顶可通过电动机构在Coupe、Targa Top和Open三种形态间切换,并配备由三角锥形突起构成的“Elastic Aero Tail II”设计。动力系统为1.6升V6 DOHC-MIVEC发动机,车身风阻系数同样达到Cd=0.20,在空气动力学方面表现出色。配备了四轮驱动系统以及全轮防抱死制动系统。
HSR-V(1995年)
这款车型以“智慧与野性的融合带来人车合一”为理念,首次在HSR系列中尝试了中置发动机布局。它首次引入了三菱的缸内直喷(GDI)技术,搭载了1.8升DOHC GDI发动机,配备可主动控制转向力的偏航控制系统,车身高度最高可调节150毫米,以充分满足驾驶乐趣。
HSR-VI(1997年)
作为HSR系列的最终版本,第六代车型能够在“自动驾驶模式”和“驾驶者操控模式”之间切换——前者可适应21世纪的交通系统,后者则追求驾驶乐趣。车辆会根据所选模式自动调整玻璃座舱以及座椅和方向盘的高度,从而在空气阻力与视野方面实现最佳平衡。它同样搭载了改进版GDI发动机,排量增至2.4升。作为HSR系列的最终车型,HSR-VI配备了四轮转向、主动偏航控制、牵引力控制以及自动驾驶系统。
《三菱HSR系列概念车:从1987到1997,六代车型的传奇演进》 《探秘三菱HSR概念车: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前沿汽车科技探索》 《三菱HSR:六代概念车,见证汽车技术从传统到智能的跨越》 《回顾三菱HSR系列:六代车型如何引领汽车设计新潮流》 《三菱HSR概念车:1987 - 1997,六代车型的技术与美学革新》总结
在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概念车往往是汽车制造商展示前沿技术和创新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。三菱HSR(Highly Sophisticated-transport Research,意为“高度先进运输研究”)系列便是三菱汽车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期间精心设计并制造的一系列概念车,该系列共推出六代车型,每一代都在两年一度的东京车展上惊艳亮相,成为当时汽车界瞩目的焦点。
1987年,第一款被冠以“HSR”之名的概念车诞生。它采用了钢制地板、管状车架式座舱以及凯夫拉材质的车身面板,这种独特的材质组合不仅保证了车身的强度,还减轻了车重。其风阻系数仅为Cd = 0.20,在当时堪称卓越,为车辆的高速行驶提供了良好的空气动力学基础。搭载的2.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输出295马力,强大的动力让它在性能上表现出色。同时,它配备了“Active 4”系统,集全时四轮驱动、四轮转向、四轮防抱死系统以及四轮独立悬挂于一体,是一款高速四驱实验车。这一系统展示了三菱在集成电子系统方面的先进技术,能够根据天气和驾驶状况自动控制传动系统、转向、驾驶姿态以及制动系统,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操控性。当时,它曾在谷田部测试赛道以超过300公里/小时的速度巡航,这一惊人的速度让众人惊叹不已,也奠定了HSR系列在高性能领域的地位。
1989年,HSR - II登场。这是一款先行实验车,旨在将当时仍处于研究阶段的电子控制技术潜能发挥到极致。它搭载了前置横置的3.0升V6 DOHC双涡轮增压发动机,并采用四轮驱动,动力强劲。通过电脑对动力输出、可变空气动力学特性、操纵稳定性以及信息显示等进行全面控制,实现了车辆的高度智能化。车辆还配备了自动跟随和半自动泊车功能,这些功能在当时是极具前瞻性的,为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奠定了基础。其外形灵感被认为来自海豚,注重主动式空气动力学设计,配备可移动的扰流翼和尾翼,能够根据车速和驾驶环境进行调整,从而减少风阻系数,其范围可在0.2到0.40之间变化。该设计研究的部分成果后来被应用到了量产版GTO跑车上,体现了HSR系列对三菱量产车型的技术推动作用。
1991年,HSR - III以小即美为主题开发。它通过引入空气动力学边界层控制技术,使造型与空气动力学的融合更进一步,成功实现Cd = 0.20的风阻系数。搭载的前置横置的1.6升V6 DOHC发动机,在20世纪90年代被用于三菱的小型和中型车辆,并被誉为当时最小的现代量产V6发动机,采用四轮驱动,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兼顾了燃油经济性。车顶为电动开闭式,可带来敞篷驾驶的乐趣,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多样化驾驶体验的需求。同时,它还在成龙电影《霹雳火》中作为片中三菱大小姐的座驾短暂出镜,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。
1993年,HSR - IV在前一款HSR - III基础上,整合最新技术并进一步实现小型化。它的亮点在于车顶可通过电动机构在Coupe、Targa Top和Open三种形态间切换,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配备由三角锥形突起构成的“Elastic Aero Tail II”设计,在空气动力学方面表现出色,风阻系数同样达到Cd = 0.20。动力系统为1.6升V6 DOHC - MIVEC发动机,配备了四轮驱动系统以及全轮防抱死制动系统,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操控性。
1995年,HSR - V以“智慧与野性的融合带来人车合一”为理念,首次在HSR系列中尝试了中置发动机布局。它首次引入了三菱的缸内直喷(GDI)技术,搭载了1.8升DOHC GDI发动机,提高了燃油效率和动力输出。配备可主动控制转向力的偏航控制系统,车身高度最高可调节150毫米,以充分满足驾驶乐趣,让驾驶者能够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调整车身高度。
1997年,HSR - VI作为HSR系列的最终版本,能够在“自动驾驶模式”和“驾驶者操控模式”之间切换。前者可适应21世纪的交通系统,后者则追求驾驶乐趣,体现了三菱对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思考。车辆会根据所选模式自动调整玻璃座舱以及座椅和方向盘的高度,从而在空气阻力与视野方面实现最佳平衡。它同样搭载了改进版GDI发动机,排量增至2.4升,配备了四轮转向、主动偏航控制、牵引力控制以及自动驾驶系统,集成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。
三菱HSR系列概念车从1987年到1997年,历经六代车型的演进,每一代都在技术创新、设计理念和性能提升方面不断突破。它们不仅展示了三菱汽车在汽车技术领域的卓越实力,也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在汽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发布于:四川省